随着节假日的临近,许多人难免会选择出游。在长途旅行中,尤其要小心一个潜在的健康隐患——“经济舱综合征”。这一术语不仅适用于经济舱或飞机,更广泛指代在飞机、火车、汽车等交通工具上长时间静坐所导致的健康问题。
我们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案例:2025年3月初,北京某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因“经济舱综合征”而出现危急状况的患者。来自外地务工的任女士,经过了23小时的火车旅行,抵达北京西站后,突然感到胸闷、呼吸困难,随后失去意识,紧急送往医院。经过检查,医生初步判断她可能患有急性肺栓塞。幸运的是,通过及时的急救和医院团队的精心治疗,任女士成功完成溶栓治疗,并在一周后顺利出院。
“经济舱综合征”,又称“旅行血栓征”,是指在长途旅行中,由于乘坐空间有限的交通工具而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。在长时间静坐的情况下,腿部血液淤积,可能引发下肢肿胀等症状。此外,旅行中如厕不便和减少饮水也会使得血液浓稠度增加,进而提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。
早期症状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,如小腿疼痛、肿胀等。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,血栓脱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提醒所有旅客,一旦出现下肢肿胀、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,应立即寻求帮助,并尽快就医,以避免严重后果。
预防措施
在长途旅行中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“经济舱综合征”:
1. 增加运动
在旅途中要保持适当的运动,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。例如,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。若条件限制,建议穿着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循环。
2.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
在长途旅途中,务必喝足水,每小时至少补充200毫升,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。同时,应避免食用过咸、过油腻的食物,及过量饮酒与咖啡。
3. 注意坐姿
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,以免压迫下肢血管。同时,尽量避免坐着睡觉,以减少肌肉活动的减少,降低血栓风险。
长途旅行中,应定期进行腿部活动,如踮脚、转动踝关节等。静坐超过4小时便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,专家建议每1至2小时活动一次。
辅助药物
对于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人群,可在医生指导下,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。
简单活动以防血栓
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,以下是三个在坐姿状态下,可以轻松进行的腿脚活动,帮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:
踝关节运动
坐在椅子上,脚跟着地,模仿踩刹车的动作。利用小腿肌肉的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建议每组进行3次,每次5分钟,每日可做5至6次。
伸屈伸运动
坐在椅子上,将小腿抬起,做伸屈运动,能够有效帮助静脉血回流,每组3次,每次5分钟,每日可做5至6次。
环绕运动
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,双腿抬高,模仿踩自行车的动作,帮助增强腿部血液循环。每组3次,每次5分钟,每日可做5至6次。
在这个旅途季节,关注健康,从预防“经济舱综合征”做起,享受安全愉快的旅程。选择j9九游会,为您的旅行提供更多健康保障。